桃树黄叶病怎么办 桃树黄叶病怎么治

大家好,关于桃树黄叶病怎么办很多朋友都还不太明白,今天小编就来为大家分享关于桃树黄叶病怎么治的知识,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

本文目录

  1. 桃树叶子边缘黄怎么回事?
  2. 桃树叶怎么会发黄蜷缩?
  3. 雨后桃树叶发黄?
  4. 桃树叶片边缘发黄干枯?
  5. 一年生小桃树黄叶是什么原因?

桃树叶子边缘黄怎么回事?

桃树出现黄叶失绿症,典型症状为:幼叶失绿,脉间变为灰绿色、黄色或白色,叶脉仍保持绿色。进入7月份桃树经常出现大量叶片黄化,严重时枝梢叶片变白,边缘干枯变褐、死亡。影响了桃树的正常生长和花芽形成,危害极大。该病多从4月中旬开始发病,这属于桃树的一种生理性病害。

发病后,从新梢上开始表现,嫩叶变黄而叶脉两侧仍绿,下部老叶表现较为正常。随着新梢的生长,病情渐重,全树新梢顶端嫩叶严重失绿,叶脉呈浅绿色,全叶变为黄白色,叶尖、叶缘出现茶褐色坏死斑,后脱落。缺铁严重时,新梢节间短,发枝力弱,花芽不饱满,严重影响产量和品质。

土壤是PH值大于或等于7.5的盐碱土,叶片黄化现象更为严重。另外,土壤黏重,透气性差,土壤中镁、锰元素过多,根系呼吸作用弱,树体内氮元素不足等均能降低树体对铁元素的吸收能力,导致桃树缺铁。

桃树叶片发黄的现象在许多桃园都有发生,黄化叶会影响桃树的光合作用,造成树势衰弱,产量下降。桃树叶片发黄的原因多种多样,较为复杂,结合各地桃园情况,常见的原因有以下几种:

一、桃树过度修剪

生长期为给密植桃树通风透光,修剪过度,剪掉大量绿叶和枝条,导致树体由于突然失去了大量制造养分的叶片,本身的呼吸作用、光合作用、蒸腾作用严重减弱,根系吸收养分的能力也随之急剧下降,养分供应严重不足,代谢失调,而此时树体萌芽、长叶、抽枝又需要大量养分,便出现了叶片发黄,树势衰弱的现象。

二、桃树缺铁导致叶片发黄

叶片的绿色主要呈现的是叶绿素的颜色,叶绿素的合成必须有铁元素的参与,如果铁元素缺乏,则叶绿素合成受阻,叶片黄化。又因为铁元素在桃树体内不易流动,一旦被树体吸收利用,就固定在某一器官上,如枝叶上,其它生殖器官如新长出的枝叶需要铁元素则必须从根系或外界吸收才能满足需要。

①土壤中氧气不足。桃树根系呼吸比较活跃,如桃树栽植在较黏重或板结的土壤中。

②桃树在生长前期水分过多时,也会造成根系呼吸困难。

③土壤含盐量过高。重盐碱地种植的桃树经常出现叶片发黄。

④施氮肥或磷肥过多,也会影响桃树对营养的吸收,从而导致叶片发黄。

有些果园内的土壤是PH值大于或等于7.5的盐碱土,铁元素极易被土壤固定,成为不能被根系吸收利用的铁离子,叶片黄化现象更为严重。而只有在适宜的条件下,被固定的铁离子转化为能被根系吸收的游离态的铁离子时才能被根系重新利用,否则即使土壤中铁元素充足,也无法满足树体对铁元素的需要,仍然表现出缺铁黄叶症状。另外,土壤黏重,透气性差,土壤中镁、锰元素过多,根系呼吸作用弱,树体内氮元素不足等均能降低树体对铁元素的吸收能力,导致桃树缺铁。

三、一些根部病害导致叶片黄化

1、有毒物质对根系的不良影响。例如因修剪过重或者是其它原因导致根系大量死亡后的死根,在土壤中腐烂分解会产生有毒物质,这些有毒物质会毒害幼根和新根,从而降低根系对养分的吸收能力,导致代谢异常而出现黄叶。

2、根部病虫害。有的桃树患有根癌病、根朽病、流胶病、根结线虫等根部病虫害,削弱了树势,影响了根系生长,破坏了根系对营养物质的吸收能力,从而导致养分供应不足而叶片发黄。

有的桃园施入未腐熟的有机肥或施肥不均匀,把肥直接施在根系上而把根系烧烂,也会导致桃树叶片发黄。

四、综合治疗措施

1、药剂防治。针对病害,采用适当的药剂进行防治,如疫霉病、根朽病等使根部组织破坏,叶片出现失绿黄化,用代森锌溶液灌根,或刮除病部腐烂组织等,都能收到一定的效果。防治根系病害。检查苗木有无病害,用1%的硫酸铜溶液或用2%的石灰水浸根1分钟,然后定植,若发现根癌病植株,用快刀切除根瘤,用1%的硫酸铜100倍液消毒。

2、土施、叶喷硫酸亚铁。针对缺铁黄化症状,过去对缺铁“黄化病”的防治,曾采用硫酸亚铁溶液叶面喷施,茎干注射、根系浸吸、根部施用铁等方法,均收到一定效果,但并不十分理想。螯合铁,是铁肥中比较好的一种。它适于PH值较高的石灰性土壤上施用,其土壤中的稳定性、持效期都比其它铁肥好,可直接施入土壤,施后10天左右即可见效。也可以叶面喷施。植株上有个别枝梢缺铁时,用瓶装0.1%的硫酸亚铁和0.5%的乙酸混合液挂于树上,把缺铁的枝梢直接插在瓶中。也可用上述的混合液装在输液瓶中,倒挂在树枝上,在树干上打一个孔,用医用输液器输液。

缺铁严重的桃园,施用可溶性铁肥。常用的铁肥有黑矾、硫酸亚铁、螯合铁和柠檬酸铁等。铁肥的使用方法可结合实际情况选择。桃叶萌发后,可用0.3%-0.4%硫酸亚铁溶液或0.1%-0.2%螯合铁溶液进行叶面喷施,每隔5-7天喷1次,连续喷施2-3次,防治效果较好。

在发病桃树周围挖8-10个小穴,穴深20-30厘米,再用2%的硫酸亚铁溶液集中穴施,每棵树施用6-7千克,也能很好地防治缺铁性黄叶病。

3、增施有机肥料。可通过增施农家肥、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有机质中含有丰富的腐殖质含量,是一种天然螯合剂,不仅对铁,而且对其它多种元素都有螯合作用,提高元素的有效性;同时有机质能直接改良土壤结构,使土壤疏松、通气性好,能为根系呼吸和吸收创造良好条件。对于碱性土壤,应多施有机肥、酸性肥料或生物菌肥,以降低土壤pH值,促进桃树对铁元素的吸收利用。

增施腐熟农家肥如圈肥、厩粪、沤肥、绿肥等,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改善土壤理化性质。农家肥大多呈微酸性,可使碱性土壤得到改善,降低土壤对铁元素的固定。

4、先养树后回缩。采完果后马上施肥浇水,10天后再进行重回缩。一般5月中下旬采完果的桃树均应养树,让养分先回流到树体之后再进行重回缩。先回缩树体中下部枝条,回缩量为全树枝量的2/3,待下部新芽大部分长到3-5厘米时再回缩树体上部枝条,让树体下部新梢先发育,防止上强下弱。在回缩枝条时,对短于30厘米的枝梢不动。最后待上部新梢长到5-10厘米时,再疏除短于30厘米的老枝。这样就避免了树体创伤过重、死根严重的现象,使树上树下营养平衡供应。对于采果晚的,如6月份采完果的,可边采果边回缩枝条,采完果后,同样施肥浇水促新梢生长。

五、其他相关防治措施!

1)重视病害防治。尤其是注意枝干病害防治,平时用药注意喷施树干。如发现病斑,技术应用溃腐灵加敌腐涂抹。喷涂结合进行。

有根部病害的进行有针对性防治。若发现根癌病植株,用快刀切除根瘤,用1%的硫酸铜100倍液消毒或者用1000倍根癌灵灌根,新建园苗木用10倍K84蘸根后再栽植。

紫纹羽病、白绢病、根朽病,用恶霉灵1000倍、2%宁南霉素1000倍、碧护10000倍、聚肽蛋白液400倍灌根,同时按相同倍数叶面喷施。

2)合理施肥,注意地下地上补肥。增施优质有机肥,控施化肥,土壤黏重的地块,秋季增施优质有机肥,同时注意深翻桃园,提高土壤通透性,改善土壤理化性状。如土壤较黏重,在定植坑内填一些河沙,有一定的效果。另外有条件的果园要进行果园生草,可以种植鼠茅草,即增加了土壤有机质,改善了土壤环境,也减少了应用除草剂对果树的伤害,效果良好。

同时加强叶面喷肥,可以选择应用聚肽蛋白液、螯合铁、磷酸二氢钾等便于桃树叶片吸收的肥料。

3)果树修剪变集中修剪为周年修剪。桃树全年要修剪4-5次,应用萌芽、摘心、疏枝、回缩等众多方法在萌芽时、5月份、6月份、9月份分别进行修剪,这样树体结构合理,通风透光,叶片质量好,不仅有利于果实的生长,同样对于叶片生长也极为有利,避免出现黄化的情况发生。

桃树叶怎么会发黄蜷缩?

土壤中氧气不足。桃树根系呼吸比较活跃,如桃树栽植在较黏重或板结的土壤中,土壤不疏松、透气性差,就会造成氧气不足,桃树根系由于呼吸受阻,从而导致叶片变黄。

②桃树在生长前期水分过多时,也会造成根系呼吸困难。

③土壤含盐量过高。重盐碱地种植的桃树经常出现叶片发黄。

④施氮肥或磷肥过多,也会影响桃树对铁的吸收,从而导致叶片发黄。

⑤过重修剪。冬季过重疏剪大枝,根冠比不平衡,也可造成桃树叶片发黄。

⑥根系有病虫危害或施入未腐熟的有机肥。有的桃园施入未腐熟的有机肥或施肥不均匀,把肥直接施在根系上而把根系烧烂,致使桃树叶发黄。

桃树叶子发黄怎么办

①检验土壤中铁元素是否缺乏,如土壤中确实缺铁,可施入适量硫酸亚铁予以补充;如不缺铁,应考虑人为因素的影响。

②找出树体缺铁的原因。根据上述各种影响铁元素吸收的因素,弄清楚是什么原因造成的缺铁黄叶症,从而对症治疗。

③增施有机肥和液肥,彻底改变土壤结构,增加土壤有机质,这是预防和防治桃树黄叶病的最根本办法和有效措施。

雨后桃树叶发黄?

桃叶变黄的原因

1、过度修剪

大量的绿叶和枝条被切断,导致大量的营养叶片突然丧失,呼吸、光合作用和蒸腾作用严重减弱。同时,根系吸收养分的能力急剧下降,养分供应严重不足,导致叶片泛黄现象。

2、根性缺氧

桃树根系呼吸比较活跃,土壤水分饱和,硬化严重,生长期渗透性差,会造成缺氧,根系呼吸受阻,导致叶片发黄。

3、桃树缺铁

叶片的绿色主要表现为叶绿素的颜色,叶绿素的合成必须有铁的参与,如果缺铁,叶绿素的合成就会受阻,叶片就会变黄。

4、错误施肥

过量施用氮肥或磷肥还会影响桃树对铁的吸收,导致叶片变黄。在一些桃园,施用不成熟的有机肥或施肥不均会损伤根系,导致桃叶变黄。

5、病虫害

部分桃树遭受根癌、根腐病、树胶病、根结线虫等病虫害,削弱了树的活力,影响了根系生长,破坏了根系对养分的吸收能力,导致养分供应不足,叶片变黄。

解决桃叶黄化的措施

1、合理修剪

采果后中早熟桃的第一次修剪量应偏轻,只要去掉影响光照的个别枝条的外围和上部,并改善内室的光照,修剪量不应超过整株枝条总数的10%。如果化学防治不到位,这些树可以在落叶前30天修剪。

2、科学水肥

灌溉应在行间和植物间交替进行。第一次灌溉不应在行间进行,下一次灌溉不应在行间进行。同时,在灌溉或暴雨后,应种植松树,以增强土壤渗透性。在施肥方面,可以增加腐熟农家肥的施用,如盆肥、稳定肥、堆肥、绿肥等,增加有机质含量,改善土壤理化性质。大部分农田呈微酸性,能改良碱性土壤,减少铁的固定。

3、缺铁与补铁

在发病的桃树周围挖8~10道沟(深20~30cm),然后在集中穴中施2%硫酸亚铁溶液,每株施6~7kg,能很好地防治缺铁黄叶病。

4、合理用药

检查苗木有无病害。根用1%硫酸铜溶液或2%石灰水浸泡1分钟,然后种植。如发现根癌,用尖刀切除结节,用1%硫酸铜溶液消毒100次。

一般来说,桃叶变黄的原因有很多,但容易掌握,桃树通过合理的恢复可以很快恢复生命力。但要结合各地桃园情况,加强桃园管理,防止桃叶黄变的发生。

桃树叶片边缘发黄干枯?

一、原因分析

1、过重修剪。生长期对桃树重回缩,使树体突然失去了大量制造养分的叶片,导致树体本身的呼吸作用、光合作用、蒸腾作用均严重减弱,根系吸收养分的能力也随之急剧下降,养分供应严重不足,而叶片光合作用又需要大量营养,便出现了叶片黄化、营养不良等症。

2、根系缺氧。桃树根系呼吸比较活跃,生长期土壤水分饱和、板结严重、透气性差,就会造成氧气不足,根系由于呼吸受阻,从而导致叶片变黄。

3、土壤偏碱。土壤的PH值超过7.5属偏碱土壤。盐碱土中的铁元素极易被固定,成为不能被根系吸收利用的铁离子,叶片缺铁黄化。

4、偏施肥料。氮肥或磷肥过多,也会影响桃树对铁的吸收,从而导致叶片发黄。有的桃园施入未腐熟的有机肥或施肥不均匀,肥害烧根,致使桃树叶发黄。

5、病虫为害。个别桃树受根癌病、根结线虫、枝干钻木虫等为害,降低了根系吸收能力,因养分供应不足而黄叶。

6、桃树缺铁。桃树缺铁表现为幼叶失绿,脉间变为灰绿色、黄色或白色,叶脉仍保持绿色。桃树缺铁引起的黄叶病,发病初期,新梢顶端嫩叶变黄,而叶脉两侧仍绿,下部老叶也较正常。随着新梢的生长,病情渐重,全树新梢顶端嫩叶严重失绿,叶脉呈浅绿色,全叶变为黄白色,并可能出现茶褐色坏死斑。后期随病情发展失绿加重,以至整叶变为白色,叶缘枯焦,叶缘、叶尖出现锈褐色坏死斑点或斑块,桃树的栽培技术叶片侧脉也变黄,新梢顶端枯死,中上部叶片早落。发生严重时造成树势明显衰弱,影响花芽质量、桃产量和品质,发展下去还会导致整棵树死亡。

二、解决对策

1、合理夏剪。中早熟桃采果后第一次修剪量要轻,只要疏除外围和上部个别影响光照的旺枝,内膛光照得到改善后即可,修剪量不能超过全树总枝量的10%。化控不到位的旺树,可于落叶前30天带叶修剪,切记弱树、中庸树不剪。

2、合理灌水。桃树是“骆驼”,不是“水牛”,硬核期和果实膨大期灌水切忌全园大水漫灌,灌水时行间和株间应交替进行,头次灌株间不灌行间,下次灌行间不灌株间。同时注意,灌后或者降大雨后中耕松土,增强土壤透气性。

3、施有机肥。生草覆草和增施腐熟农家肥,提高土壤有机质含量,改善土壤理化性质。农家肥大多呈微酸性,可使碱性土壤得到改善,降低土壤对铁元素的固定。施用时间一般在9-10月,亩用量3000公斤。

4、喷冲氨基酸。叶片黄化时,结合喷用不含激素的氨基酸100倍,即可使叶由黄变绿,而且能增强叶片光合作用。同时,在硬核期和果实成熟前20-30天分别冲施型氨基酸水溶肥,及时补充营养,促进果实膨大和果实着色。

5、补充铁元素。发芽前,喷施硫酸亚铁,每7天1次,共喷3次。

一年生小桃树黄叶是什么原因?

小桃树怎么突然整棵树的树叶发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1、小桃树叶片蜷缩,新叶发黄,地皮有点干裂,应该是棚内温度偏高,根系吸收不好引起的,建议这种情况,要及时通风,利用傍晚的时候浇水,可以在浇水的时候,增加黄腐酸水溶肥,促进根系吸收,同时补充微量元素,使得黄叶变绿,进行恢复树势,舒展叶片。

?

2、另一种小桃树叶子发黄的原因是小桃树出现黄叶失绿症,典型症状为:幼叶失绿,脉间变为灰绿色、黄色或白色,叶脉仍保持绿色。其原因主要是树体缺铁所致。

3、在小桃树生产管理中,影响铁元素吸收的因素很多,主要有还有是土壤中氧气不足。桃树根系呼吸比较活跃,如ih桃树栽植在较黏重或板结的土壤中,土壤不疏松、透气性差,就会造成氧气不足,小桃树根系由于呼吸受阻,从而导致叶片变黄。

4、小桃树在生长前期水分过多时,也会造成根系呼吸困难。

5、土壤含盐量过高。重盐碱地种植的小桃树经常出现叶片发黄。

6、施氮肥或磷肥过多,也会影响桃树对铁的吸收,从而导致叶片发黄。

文章分享结束,桃树黄叶病怎么办和桃树黄叶病怎么治的答案你都知道了吗?欢迎再次光临本站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