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铁们,大家好,相信还有很多朋友对于牛着蚕豆病怎么办和牛得豆病怎么治疗的相关问题不太懂,没关系,今天就由我来为大家分享分享牛着蚕豆病怎么办以及牛得豆病怎么治疗的问题,文章篇幅可能偏长,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下面一起来看看吧!
本文目录
为啥牛爱吃粉碎的生蚕豆?
蚕豆壳、蚕豆秸秆营养优于黑麦草和野青草。我们通过饲喂试验比较,给每头奶牛第天饲喂8公斤蚕豆壳,比饲喂同量的黑麦草和青草每天每头多产奶3-5公斤,且奶的乳脂率和蛋白质高0.2%-0.3%。但要注意控制饲喂量,否则造成奶牛瘤胃膨气,如不及时放气可至牛死亡。一般饲喂量以每天每头5-8公斤为好。
蚕豆有虫怎么办?
蚕豆虫的名字叫蚕豆象,俗称豆牛。原来,它像其他昆虫一样,一生中有卵、幼虫、蛹和成虫四个生长阶段。
它的成虫在蚕豆开花、结荚时,把卵产在蚕豆荚的表面孵化成幼虫后就钻进豆荚中,之后,再钻进豆粒里。
幼虫在豆粒内发育生长,变成蛹,最后变成成虫,咬破豆皮钻出来,飞到田间或房屋壁缝过冬,第二年春暖花开,飞到田间交尾产卵。所以,蚕豆象并不是蚕豆内自己生长出来的。
胡豆喂牛可以吗?
胡豆是不可以喂牛的。
胡豆为一年生草本,高30-100(120)厘米。主根短粗,多须根,根瘤粉红色,密集。茎粗壮,直立,直径0.7-1厘米,具四棱,中空、无毛。偶数羽状复叶,叶轴顶端卷须短缩为短尖头;托叶戟头形或近三角状卵形,长1-2.5厘米,宽约0.5厘米,略有锯齿,具深紫色密腺点;小叶通常1-3对,互生,上部小叶可达4-5对,基部较少,小叶椭圆形,长圆形或倒卵形,稀圆形,长4-6(-10)厘米,宽1.5-4厘米,先端圆钝,具短尖头,基部楔形,全缘,两面均无毛。
牛口疮病的症状是什么?该如何治疗?
感谢邀请,我生活在农村这种病略知一二。牛口疮也叫口蹄疫,是一种常见病,尤其在冬春季节是发病的高峰期,也是养殖户最头疼的。其传播途径广,速度快。所以养殖户一定要作好口蹄疫的预防工作。
主要症状是口腔黏膜,蹄部和乳房皮肤发生水疱,疹子。潜伏期2一7天,病初发烧40度左右,口流涎水,在唇内面,齿龈,舌面和颊部粘膜上发生蚕豆至核桃大的水泡。
治疗用药,牛蹄灵十百病先峰治疗,一友10ml可打200斤,轻者一针到两针见效。
牛得了口蹄役会死吗?
得了口蹄疫要尽早治疗,如果不做好防范措施,还可以传染到其他的牛。如果小牛得了口蹄疫,可能会激发感染其他疾病,从而突然死亡,所以要赶紧治疗。
牛:感染后的潜伏期一般为2-7天,最短为24小时,最长为14天。病牛体温升高,精神不振、食欲减退,随后在唇内、齿龈、舌面和颊部粘膜出现水疱,并流出泡沫状和涎液,同时出现反刍停止、饮欲增加的症状,有时在趾间和蹄冠皮肤上也同时或稍后发生水疱。孕牛发生本病时往往发生流产或早产,严重的死亡。犊牛的水疱症状不明显,主要表现为出血性胃肠炎和心肌麻痹,病死率较高。
口蹄疫病原体是口蹄疫病毒,主要有三型.各型不能互相免疫.病畜水泡中及淋巴液中病毒含量最多.病毒多由于直接接触而传播.本病以牛最易感.最初体温升高,精神沉郁,食欲减退或废绝,反刍缓慢或停止,不喜饮水,闭口呆立,开口时.大量流涎.病畜口腔粘膜,齿龈,唇部,舌部及趾间等发生水泡或糜烂.起初水泡只有婉豆到蚕豆大,继而融合增大或连成片状,1~2天破溃后,形成红色烂斑.
指导意见:病初,即口腔出现水泡前,用血清或耐过的病畜血液治疗.对病畜要加强饲养管理及护理工作,每天要用盐水,硼酸溶液等洗涤口腔及蹄部.要喂以软草,软料或麸皮粥等.口腔有溃疡时,用碘甘油合剂(1:豆)每天涂搽3~4天,用大酱或10%食盐水也可.蹄部病变,可用消毒液洗净,涂甲紫溶液(紫药水)或碘甘油,并用绷带包裹,不可接触湿地
牛着蚕豆病怎么办和牛得豆病怎么治疗的问题分享结束啦,以上的文章解决了您的问题吗?欢迎您下次再来哦!